科幻电影《星际迷航》对美股投资的启示

来源于:英为-推荐

发布日期:2025-04-29 18:14:53

    市场曙光初现

此前我们探讨了特朗普总统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公开争执。文中特别指出:

「尽管市场正等待美联储下一次议息会议,但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关税问题同样对市场构成压力。过去一周,市场已回吐部分因『关税暂缓』而获得的急升幅。随着MACD指标再度发出买入讯号,加上资金流向转为正值,投资者正谨慎地重新入市。

20天移动平均线持续发挥阻力作用,为当前跌势划定界线。虽然市场确实可能再次下探近期低位(此为预期之中,故需保持警惕),但若能突破20天线,则有望上试50天线。。」

上周市场成功突破20天线阻力,主因投资者在持续的关税争端中觅得「一线希望」。正如我们此前强调,

虽然市场已突破20天线的首道关卡,但紧接着将面临更为密集的阻力区间——即关税消息公布前市场试图筑底的价位区间。若继续上行,则需挑战50天与200天移动平均线形成的双重技术阻力。

尽管目前市场尚未进入超买区域,但若指数进一步逼近上述阻力位,卖压很可能再度涌现。正如我们近两周反复提示,在市场仍需消化贸易谈判进展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盈利预期下调等因素的背景下,预计将进入较为漫长的整固阶段。因此,在卖方压力完全释放前,市场或将维持反复震荡格局。

标普500指数日线图

值得关注的是,在此轮市场调整中,专业机构投资者与「资深市场参与者」普遍对前景持「悲观态度」,而散户投资者却以创纪录的规模进行「逢低吸纳」——此现象可追溯至2023年初的市场数据。

散户情绪

虽然这看似有违常理,但回顾过去十年市场表现,「低点买入」策略确实持续有效。这在央行与政府频繁实施货币及财政干预的环境下实属必然。正如我们早前分析,美联储的长期政策已在年轻投资者群体中催生出明显的「道德风险」现象:

「从市场运作角度观察,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显著刺激了投机需求,导致投资者不顾风险地追捧『殭尸企业』。究其原因,在于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会为市场风险提供隐性担保,因而缺乏足够的风险规避动机。简言之,美联储实质上已为投资者的潜在损失提供『保险』。」

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回报率

这次会有所不同吗?或许。可以肯定的是,过度运用杠杆ETF与期权工具进行投机,终将导致严重后果——只是时机未定。必须认识到,市场走向始终由买卖双方的角力决定。在投资者投机心态发生根本转变前,即使从基本面分析认为市场不应如此强韧,技术性支撑仍可能持续存在。

今日分析的关键启示在于:培养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保持「绝对理性」的投资纪律。

斯波克投资哲学:理性致胜之道

此前我们曾深入分析当前市场严重超卖现象,暗示短期底部或已临近。该研究综合多项关键指标,涵盖极度悲观的市场情绪、投资者持仓结构及技术面超卖状态。

正如我们此前强调,现阶段市场走势与2022年高度相似。首张对比图清晰呈现2022年与2025年市场调整轨迹。尽管上周启动的反弹行情可能延续,但必须清醒认识:在关税政策走向、美联储货币政策及经济衰退风险尚未明朗前,任何技术反弹都将面临沉重沽压。

2022 vs 2025的调整

附图为本行独家编制的周线技术综合指数。历史数据显示,当该指数跌破20关口时,市场往往触发技术反弹或形成阶段性底部。

2022 vs 2025的调整

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在于:本轮反弹前极度低迷的技术指标,究竟预示着短线反弹还是中期底部?遗憾的是,这个问题唯有事后才能验证。但从专业角度判断,考虑到本轮调整幅度之深、市场技术结构受损之重,任何显著反弹都将遭遇获利回吐卖压。

纵观历史走势,调整周期中的首次探底鲜少成为最终底部。虽然2024年市场走势与2022年剧本惊人相似,但投资者不宜简单推断下半年走势将完全复制过往模式。

从积极角度看,尽管投资市场从无绝对保证,但然而值得警惕的是,市场波动率攀升往往诱发投资者做出非理性决策。

人性使然,我们总是习惯为投资行为寻找合理化解释——逃避亏损的痛苦、在该果断时犹豫不决、在不该冒进时轻率出手,这些都是情绪主导的典型表现。而投资致胜的关键,恰恰在于超越情绪束缚,保持绝对理性。

投资大师霍华德·马克斯的警世箴言发人深省:

倘问投资风险本质,多数人只想到亏损可能。实则投资面临双重风险:一是本金亏损,二是机会错失。

投资者可以规避其中任一风险,却无法同时避开两者。

真正的艺术在于风险平衡:持中守正、激进抑或保守?

这犹如经典喜剧桥段:决策者左肩坐着白衣天使劝诫『切勿冒险』,右肩红衣魔鬼诱惑『孤注一掷』。最终往往是魔鬼占据上风。

审慎稳健虽是传统美德,但对财富的渴望总能在与理性的较量中胜出——除非市场陷入极度恐慌。这正是市场泡沫与庞氏骗局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。

如何战胜心魔?

四十五年市场历练让我深知:顶级投资者无一不是情绪管理大师。情绪化投资者总在市场狂热(euphoria)时追高,恐慌蔓延时杀跌,注定成为市场输家。

因此,情绪管控能力是投资成功的核心要素。若无法保持理性,奉劝阁下切勿亲自操盘。多数投资大师奉行逆向投资法则,在市场极端时刻坚持『人弃我取』——这正是理性投资的最高境界。」

这段凝聚智慧结晶的论述,值得每位投资者铭记于心。

市场波动加剧时,情绪往往主导投资决策。但正如其经典台词:「情报不足必然招致风险。」当市场被恐惧与贪婪笼罩时,这种理性思维恰是投资者最需要的指南针。以下核心要点尤需重点关注:

理性投资的敌人:情绪

市场波动加剧投资压力,往往诱发非理性反应。投资者惯常在市场反弹时盲目追高,调整阶段又恐慌性抛售——这种群体行为恰恰印证了斯波克式理性思维的可贵价值。

「当你排除所有不可能的情况后,剩下的即使再不可思议,也必定是真相。」

投资的本质在于:穿透市场杂音、摒弃主观臆断、坚守数据驱动。

「下图展示事件概率的常态分布『钟形曲线』。具体而言:68.26%的概率对应常规经济周期(如温和衰退或平稳增长);95.44%的置信区间涵盖从深度衰退到常态增长的经济状态;仅有2.14%的概率可能重演2008年级别的金融危机。至于所谓『经济末日』——即仅剩黄金、罐头和地下掩体具有价值的极端情境?其发生概率仅为0.14%。」

钟形曲线概率Vs可能性

理解「概率分布」是把握投资节奏的关键。成功的投资者不会试图猜测明日市场走势,而是系统评估各类情境并制定相应策略。正如斯波克那句经典:

「变化是一切存在的本质。」

换言之,若因近期波动就断言市场将持续动荡,最终多半事与愿违。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风险管控、资产再平衡、获利了结与配置优化的重要性。唯有构建能够抵御下行风险、适应多种经济情境且留有安全边际的投资组合,方能让投资者在市场变局中保持理性。投资者真正需要警惕的,正是恐惧本身。

行为金融学研究证实:情绪化决策的长期表现远逊于纪律性操作。市场波动虽无法避免,但投资者完全可以掌控应对方式——损失厌恶、羊群效应、近因偏误等心理陷阱,正是导致多数错误决策的深层原因。

纪律重于应变

情绪主导的短期操作往往侵蚀长期回报,此乃投资市场不变真理。斯波克式投资哲学的精髓,在于其稳如盘石的纪律性,而非追逐市场的敏捷度。

「逻辑仅是智能的起点,绝非终点。」

成功的投资之道,在于保持审慎距离、进行客观评估,并严格执行既定的投资流程,方能确保投资组合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。价值投资大师查理·芒格曾精辟指出:

「真正的财富累积关键在于耐心守候,而非频繁交易。」

在当前波动加剧的市况下,保持战略耐心尤为重要。投资者应当适时抽离,全面审视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与长期目标的契合度。预先建立系统化的投资纪律,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不二法门。斯波克式的理性分析思维,恰恰为风险评估提供了最佳范式。

这位星际舰队的科学官从不逃避风险,而是精确量化并预先防范。投资者同样需要明辨「感知风险」与「实质风险」——市场波动看似危机四伏,实质上多属价格围绕趋势的正常波动;真正的投资风险在于:本金的永久性损失、资产配置过度集中,或是投资策略与个人财务目标及时间跨度严重脱节。

正如我们先前分析,市场波动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。低波动环境终将过渡到高波动阶段(正如当前市况),反之亦然。投资致胜的关键,在于妥善应对高波动时期的挑战,方能充分把握随后到来的低波动机遇期。

价格波动

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办人瑞·达利欧提出相似的风险管理哲学:

「当你毫无忧患意识时,反而应该警惕;当你已经充分警惕时,则无需过度忧虑。」

这意味着持续的风险意识与周全准备,远胜于市场恐慌时的仓促应对。虽然在不确定性升温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投资确实存在风险,但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理性策略:

首先,确保持有充足的流动性储备,避免在市场下行时被迫平仓;

其次,将投资期限延展至5-7年,给予市场充分的自我修复时间;

第三,避免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,减少非理性操作;

第四,善用税务亏损收割策略(即策略性实现投资亏损),以抵减未来资本利得税负;

最后,无论市场如何波动,始终恪守既定的投资纪律。

这种理性至上的投资哲学,想必连瓦肯星的斯波克也会深表赞同。

情绪蒙蔽投资慧眼

情绪化投资最为隐蔽却代价高昂的弊端,莫过于在市场低迷时期丧失识别机会的能力。正如《星际迷航》中斯波克的经典论断:

「恐惧乃理性之大敌,更是逻辑思维的终极毁灭者。」

市场波动期间,投资者最常见的认知谬误在于:将整体市场下跌简单等同于所有资产类别同步走弱。这种线性思维与市场实际运作机制大相径庭。

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,当能量以功、热或物质形式在系统内外传递时,系统内能变化必遵循能量守恒原则。由此可推论:在孤立系统中,尽管内部状态可能改变,但系统总能量恒定不变,盖因能量既不能无中生有,亦不会凭空湮灭。」

金融市场严格遵循这项物理法则——华尔街百年智慧凝练成一句箴言:「」具体而言,。这种资本流动具有周期性特征,今日的资金流出目标,往往成为明日资金回流的受益者。

近期市场动态为此提供完美批注:黄金与标普500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。数据显示,两者36个月滚动回报率存在高度逆向联动。本质上,当某一资产类别表现强势时,自然形成其他弱势资产的潜在资金来源。

黄金价格走势图

需要强调的是,这并非价值判断,而是揭示市场资金流动的基本规律。其核心洞见在于:剧烈波动往往导致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内在价值。具备情绪管理能力的投资者能够识别这些错价机会,而多数人只会陷入恐慌性抛售。正如投资大师巴菲特一针见血指出:

「众人贪婪时我恐惧,众人恐惧时我贪婪。」

实践这种逆向投资哲学,需要超乎常人的情绪控制能力。以斯波克的逻辑视角审视,市场情绪指标应当作为逆向参考的观测变量,而非跟风操作的行动指南。

结语:采纳瓦肯星人投资哲学

投资者应当借鉴斯波克的思维体系,将市场波动理解为常态现象,而非紧急危机。以下六大核心原则值得遵循:

首重投资流程,而非市场预测;

专注概率分析,排除主观臆测;

剔除偏离历史常态的极端情境;

审慎检验各项假设,特别是自身偏见;

严格控制情绪化反应;

以精准态度管理投资风险。

简而言之,优秀投资者与众不同之处,在于市场动荡时仍能坚守纪律与理性。

我们理解投资者并非瓦肯星人,无法完全摆脱情感影响。然而,实践理性投资并不需要完全摒弃人性,关键在于认识到情绪因素往往弊大于利。当市场持续下行、媒体渲染恐慌之际,更应谨记斯波克的至理名言:

「生生不息,繁荣昌盛。」

这正是长期投资的终极目标。

60/40投资组合表现

技术面观察显示,市场短期已进入超买区间。虽然超买状态可能持续一段时间,但「套牢多头」寻求解套的压力正逐渐累积。对于尚未调整部位的投资者而言,未来一周可能是执行下列操作的适当时机:重新平衡风险敞口、提高现金比重、建立适当对冲部位。

(投资组合配置说明:当前持有3.5%的标普500 ETF空头部位。)

投资组合配置

  1. 每月发布精选股票
  2. 五大AI选股策略月月更新,巴菲特派每季调整
  3. 包括科技、价值、蓝筹、中盘股及标普500精选



科技巨头策略,12年回报超1800%,了解详情>>
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,目的在于知识了解,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,风险 自担。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原创性。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。

栏目热文

科幻电影《星际迷航》对美股投资的启示

展开全文
    市场曙光初现

此前我们探讨了特朗普总统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公开争执。文中特别指出:

「尽管市场正等待美联储下一次议息会议,但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关税问题同样对市场构成压力。过去一周,市场已回吐部分因『关税暂缓』而获得的急升幅。随着MACD指标再度发出买入讯号,加上资金流向转为正值,投资者正谨慎地重新入市。

20天移动平均线持续发挥阻力作用,为当前跌势划定界线。虽然市场确实可能再次下探近期低位(此为预期之中,故需保持警惕),但若能突破20天线,则有望上试50天线。。」

上周市场成功突破20天线阻力,主因投资者在持续的关税争端中觅得「一线希望」。正如我们此前强调,

虽然市场已突破20天线的首道关卡,但紧接着将面临更为密集的阻力区间——即关税消息公布前市场试图筑底的价位区间。若继续上行,则需挑战50天与200天移动平均线形成的双重技术阻力。

尽管目前市场尚未进入超买区域,但若指数进一步逼近上述阻力位,卖压很可能再度涌现。正如我们近两周反复提示,在市场仍需消化贸易谈判进展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盈利预期下调等因素的背景下,预计将进入较为漫长的整固阶段。因此,在卖方压力完全释放前,市场或将维持反复震荡格局。

标普500指数日线图

值得关注的是,在此轮市场调整中,专业机构投资者与「资深市场参与者」普遍对前景持「悲观态度」,而散户投资者却以创纪录的规模进行「逢低吸纳」——此现象可追溯至2023年初的市场数据。

散户情绪

虽然这看似有违常理,但回顾过去十年市场表现,「低点买入」策略确实持续有效。这在央行与政府频繁实施货币及财政干预的环境下实属必然。正如我们早前分析,美联储的长期政策已在年轻投资者群体中催生出明显的「道德风险」现象:

「从市场运作角度观察,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显著刺激了投机需求,导致投资者不顾风险地追捧『殭尸企业』。究其原因,在于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会为市场风险提供隐性担保,因而缺乏足够的风险规避动机。简言之,美联储实质上已为投资者的潜在损失提供『保险』。」

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回报率

这次会有所不同吗?或许。可以肯定的是,过度运用杠杆ETF与期权工具进行投机,终将导致严重后果——只是时机未定。必须认识到,市场走向始终由买卖双方的角力决定。在投资者投机心态发生根本转变前,即使从基本面分析认为市场不应如此强韧,技术性支撑仍可能持续存在。

今日分析的关键启示在于:培养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保持「绝对理性」的投资纪律。

斯波克投资哲学:理性致胜之道

此前我们曾深入分析当前市场严重超卖现象,暗示短期底部或已临近。该研究综合多项关键指标,涵盖极度悲观的市场情绪、投资者持仓结构及技术面超卖状态。

正如我们此前强调,现阶段市场走势与2022年高度相似。首张对比图清晰呈现2022年与2025年市场调整轨迹。尽管上周启动的反弹行情可能延续,但必须清醒认识:在关税政策走向、美联储货币政策及经济衰退风险尚未明朗前,任何技术反弹都将面临沉重沽压。

2022 vs 2025的调整

附图为本行独家编制的周线技术综合指数。历史数据显示,当该指数跌破20关口时,市场往往触发技术反弹或形成阶段性底部。

2022 vs 2025的调整

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在于:本轮反弹前极度低迷的技术指标,究竟预示着短线反弹还是中期底部?遗憾的是,这个问题唯有事后才能验证。但从专业角度判断,考虑到本轮调整幅度之深、市场技术结构受损之重,任何显著反弹都将遭遇获利回吐卖压。

纵观历史走势,调整周期中的首次探底鲜少成为最终底部。虽然2024年市场走势与2022年剧本惊人相似,但投资者不宜简单推断下半年走势将完全复制过往模式。

从积极角度看,尽管投资市场从无绝对保证,但然而值得警惕的是,市场波动率攀升往往诱发投资者做出非理性决策。

人性使然,我们总是习惯为投资行为寻找合理化解释——逃避亏损的痛苦、在该果断时犹豫不决、在不该冒进时轻率出手,这些都是情绪主导的典型表现。而投资致胜的关键,恰恰在于超越情绪束缚,保持绝对理性。

投资大师霍华德·马克斯的警世箴言发人深省:

倘问投资风险本质,多数人只想到亏损可能。实则投资面临双重风险:一是本金亏损,二是机会错失。

投资者可以规避其中任一风险,却无法同时避开两者。

真正的艺术在于风险平衡:持中守正、激进抑或保守?

这犹如经典喜剧桥段:决策者左肩坐着白衣天使劝诫『切勿冒险』,右肩红衣魔鬼诱惑『孤注一掷』。最终往往是魔鬼占据上风。

审慎稳健虽是传统美德,但对财富的渴望总能在与理性的较量中胜出——除非市场陷入极度恐慌。这正是市场泡沫与庞氏骗局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。

如何战胜心魔?

四十五年市场历练让我深知:顶级投资者无一不是情绪管理大师。情绪化投资者总在市场狂热(euphoria)时追高,恐慌蔓延时杀跌,注定成为市场输家。

因此,情绪管控能力是投资成功的核心要素。若无法保持理性,奉劝阁下切勿亲自操盘。多数投资大师奉行逆向投资法则,在市场极端时刻坚持『人弃我取』——这正是理性投资的最高境界。」

这段凝聚智慧结晶的论述,值得每位投资者铭记于心。

市场波动加剧时,情绪往往主导投资决策。但正如其经典台词:「情报不足必然招致风险。」当市场被恐惧与贪婪笼罩时,这种理性思维恰是投资者最需要的指南针。以下核心要点尤需重点关注:

理性投资的敌人:情绪

市场波动加剧投资压力,往往诱发非理性反应。投资者惯常在市场反弹时盲目追高,调整阶段又恐慌性抛售——这种群体行为恰恰印证了斯波克式理性思维的可贵价值。

「当你排除所有不可能的情况后,剩下的即使再不可思议,也必定是真相。」

投资的本质在于:穿透市场杂音、摒弃主观臆断、坚守数据驱动。

「下图展示事件概率的常态分布『钟形曲线』。具体而言:68.26%的概率对应常规经济周期(如温和衰退或平稳增长);95.44%的置信区间涵盖从深度衰退到常态增长的经济状态;仅有2.14%的概率可能重演2008年级别的金融危机。至于所谓『经济末日』——即仅剩黄金、罐头和地下掩体具有价值的极端情境?其发生概率仅为0.14%。」

钟形曲线概率Vs可能性

理解「概率分布」是把握投资节奏的关键。成功的投资者不会试图猜测明日市场走势,而是系统评估各类情境并制定相应策略。正如斯波克那句经典:

「变化是一切存在的本质。」

换言之,若因近期波动就断言市场将持续动荡,最终多半事与愿违。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风险管控、资产再平衡、获利了结与配置优化的重要性。唯有构建能够抵御下行风险、适应多种经济情境且留有安全边际的投资组合,方能让投资者在市场变局中保持理性。投资者真正需要警惕的,正是恐惧本身。

行为金融学研究证实:情绪化决策的长期表现远逊于纪律性操作。市场波动虽无法避免,但投资者完全可以掌控应对方式——损失厌恶、羊群效应、近因偏误等心理陷阱,正是导致多数错误决策的深层原因。

纪律重于应变

情绪主导的短期操作往往侵蚀长期回报,此乃投资市场不变真理。斯波克式投资哲学的精髓,在于其稳如盘石的纪律性,而非追逐市场的敏捷度。

「逻辑仅是智能的起点,绝非终点。」

成功的投资之道,在于保持审慎距离、进行客观评估,并严格执行既定的投资流程,方能确保投资组合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。价值投资大师查理·芒格曾精辟指出:

「真正的财富累积关键在于耐心守候,而非频繁交易。」

在当前波动加剧的市况下,保持战略耐心尤为重要。投资者应当适时抽离,全面审视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与长期目标的契合度。预先建立系统化的投资纪律,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不二法门。斯波克式的理性分析思维,恰恰为风险评估提供了最佳范式。

这位星际舰队的科学官从不逃避风险,而是精确量化并预先防范。投资者同样需要明辨「感知风险」与「实质风险」——市场波动看似危机四伏,实质上多属价格围绕趋势的正常波动;真正的投资风险在于:本金的永久性损失、资产配置过度集中,或是投资策略与个人财务目标及时间跨度严重脱节。

正如我们先前分析,市场波动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。低波动环境终将过渡到高波动阶段(正如当前市况),反之亦然。投资致胜的关键,在于妥善应对高波动时期的挑战,方能充分把握随后到来的低波动机遇期。

价格波动

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办人瑞·达利欧提出相似的风险管理哲学:

「当你毫无忧患意识时,反而应该警惕;当你已经充分警惕时,则无需过度忧虑。」

这意味着持续的风险意识与周全准备,远胜于市场恐慌时的仓促应对。虽然在不确定性升温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投资确实存在风险,但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理性策略:

首先,确保持有充足的流动性储备,避免在市场下行时被迫平仓;

其次,将投资期限延展至5-7年,给予市场充分的自我修复时间;

第三,避免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,减少非理性操作;

第四,善用税务亏损收割策略(即策略性实现投资亏损),以抵减未来资本利得税负;

最后,无论市场如何波动,始终恪守既定的投资纪律。

这种理性至上的投资哲学,想必连瓦肯星的斯波克也会深表赞同。

情绪蒙蔽投资慧眼

情绪化投资最为隐蔽却代价高昂的弊端,莫过于在市场低迷时期丧失识别机会的能力。正如《星际迷航》中斯波克的经典论断:

「恐惧乃理性之大敌,更是逻辑思维的终极毁灭者。」

市场波动期间,投资者最常见的认知谬误在于:将整体市场下跌简单等同于所有资产类别同步走弱。这种线性思维与市场实际运作机制大相径庭。

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,当能量以功、热或物质形式在系统内外传递时,系统内能变化必遵循能量守恒原则。由此可推论:在孤立系统中,尽管内部状态可能改变,但系统总能量恒定不变,盖因能量既不能无中生有,亦不会凭空湮灭。」

金融市场严格遵循这项物理法则——华尔街百年智慧凝练成一句箴言:「」具体而言,。这种资本流动具有周期性特征,今日的资金流出目标,往往成为明日资金回流的受益者。

近期市场动态为此提供完美批注:黄金与标普500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。数据显示,两者36个月滚动回报率存在高度逆向联动。本质上,当某一资产类别表现强势时,自然形成其他弱势资产的潜在资金来源。

黄金价格走势图

需要强调的是,这并非价值判断,而是揭示市场资金流动的基本规律。其核心洞见在于:剧烈波动往往导致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内在价值。具备情绪管理能力的投资者能够识别这些错价机会,而多数人只会陷入恐慌性抛售。正如投资大师巴菲特一针见血指出:

「众人贪婪时我恐惧,众人恐惧时我贪婪。」

实践这种逆向投资哲学,需要超乎常人的情绪控制能力。以斯波克的逻辑视角审视,市场情绪指标应当作为逆向参考的观测变量,而非跟风操作的行动指南。

结语:采纳瓦肯星人投资哲学

投资者应当借鉴斯波克的思维体系,将市场波动理解为常态现象,而非紧急危机。以下六大核心原则值得遵循:

首重投资流程,而非市场预测;

专注概率分析,排除主观臆测;

剔除偏离历史常态的极端情境;

审慎检验各项假设,特别是自身偏见;

严格控制情绪化反应;

以精准态度管理投资风险。

简而言之,优秀投资者与众不同之处,在于市场动荡时仍能坚守纪律与理性。

我们理解投资者并非瓦肯星人,无法完全摆脱情感影响。然而,实践理性投资并不需要完全摒弃人性,关键在于认识到情绪因素往往弊大于利。当市场持续下行、媒体渲染恐慌之际,更应谨记斯波克的至理名言:

「生生不息,繁荣昌盛。」

这正是长期投资的终极目标。

60/40投资组合表现

技术面观察显示,市场短期已进入超买区间。虽然超买状态可能持续一段时间,但「套牢多头」寻求解套的压力正逐渐累积。对于尚未调整部位的投资者而言,未来一周可能是执行下列操作的适当时机:重新平衡风险敞口、提高现金比重、建立适当对冲部位。

(投资组合配置说明:当前持有3.5%的标普500 ETF空头部位。)

投资组合配置

  1. 每月发布精选股票
  2. 五大AI选股策略月月更新,巴菲特派每季调整
  3. 包括科技、价值、蓝筹、中盘股及标普500精选



科技巨头策略,12年回报超1800%,了解详情>>

行情资讯

查看更多